一段优美的起床音乐准时在早上6点响起,外面的天还是黑乎乎的。揉了揉惺忪的眼睛,打个哈欠,摸索着穿上家居服,轻手轻脚地走向厨房。
没错,这就是我的日常。
到了厨房,掐着表进行着每一个步骤,整个流程快速而有序,曾经在学校里学到的“统筹方法”,如今在厨房里应用得淋漓尽致。
谁说上学无用?这在厨房不是挺有用的吗?
年少不知父母苦,养儿方知父母恩
记得小时候,每天早上被父母叫醒,心里那个不爽,还时不时发点小脾气,也就是现在大家常说的“起床气”。看见不合口味的饭菜,一口也不想吃,最后在爸妈的批评教育下,勉强含泪吃完,然后挎着妈妈亲手缝制的小书包,不开心地上学去了。
如今,同样的情景又再次出现,餐桌上,我们和孩子针锋相对,你来我往。
“怎么又有葱?我给你们说了多少遍了,菜里不要放葱。”
“吃葱长大个儿”
“难吃死了……”
“吃葱能让人更聪明”
“我不吃了……”
……
早餐就在这“和谐”的气氛中结束了,然后孩子“开开心心”地去上学了。
期末考试就是黎明前的黑暗
每到期末考试,起床的时间会比往常要更早一些,闹铃也会更早地响起,早餐的每个步骤时间也要掐得更准一些。
站在厨房,望着窗外,已经有不少邻居家的灯亮了,看来战友还是不少的。等待饭熟的时间,可以刷刷朋友圈,看看新鲜事,吸收吸收正能量,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。
大概是考试紧张所致,孩子也没有“起床气”了,吃饭也不那么挑食了,早餐的气氛也和谐多了,让我们有些不太适应。
由此,我得出一个结论:紧张的考试可以抑制孩子的坏习惯,一旦考完试,臭毛病就开始肆虐起来了。所以,我还是挺期待孩子考试的,虽然更累一些……
终于不用早上6点起床了,但还是准时醒了
孩子的期末考试终于结束,基本上就进入假期状态了,感觉可以放松一下了。把早上6点的闹钟关掉,准备睡个好觉。
一觉醒来,天还是那么黑,睡不着了,看了一下表,6点10分。
是的,已经习惯了早起,已经习惯了叫孩子起床,已经习惯了早上的厨房。
小时候一直不明白,是什么让父母养成了早起的习惯,而那时,作为孩子的我们都喜欢睡懒觉,每天还都睡不醒。
现在才明白,早起是父母身上的责任:养育孩子成才的责任、给孩子提供衣食的责任和让孩子独立的责任。
早起是父母的习惯,是孩子的榜样,是需要不断传承下去的爱。
起床……
如果您觉得不错,请记得分享给您的好友哦~
有问题可在下方评论留言,或关注“大超小志”微信公众号留言。
标签: 孩子教育
留言评论
如需留言或评论,请在微信中打开此页面。